信息发布

统计学(财务管理专业)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6年11月24日 00:00浏览次数:

03 统计学

课程名称 中文:统计学
英语:Statistics
适用专业 财务管理
开课学期 第2学期 总学时 54 学分 3
教研室 经济统计 撰写人 王少芬 职称 讲师
一、课程性质、教学目的与要求
课程性质:统计学课程是经济学、国贸、营销学、人力资源等专业重要的专业必修课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应用,进一步能运用所学的统计理论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调查研究,并能运用统计方法分析、研究有关经济问题,提高学生对社会经济问题的数量分析能力和经济管理水平;要求学生会掌握Excel、SPSS等解决统计问题和制作统计图表等。
二、教学内容
第1章 数据与统计学(3学时)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目的在于从总体上对统计学提供基本的认识,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统计学有关方面的含义,了解有关统计学分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并重点掌握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二)教学重点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数据及其来源、统计数据的类型、总体和样本、参数和统计量。
(三)教学难点
统计数据的类型:分类数据,顺序数据,数值型数据。
(四)教学内容
1.统计学及其应用
2.数据及其来源
3.统计学与统计软件
第2章 数据的描述性分析(6学时)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目的在于掌握数据图表展示的基本技能,包括对类别数据及数值型数据作图表。
(二)教学重点
对类别数据作频数分布表,作条形图、饼图;对数值型数据作数据分组,频数分布表,各种图型:直方图、茎叶图、箱线图、垂线图、散点图;使用图表的注意事项。
(三)教学难点
数值型数据的分组,作频数分布表,作直方图。
(四)教学内容
1.类别数据的图表展示
2.数值数据的图表展示
3.使用图表的注意事项
第3章 数据的描述性分析(6学时)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目的在于从数据的不同类型出发,分别介绍集中趋势测度值的计算方法、特点及其应用场合。
(二)教学重点
集中趋势的度量:众数、中位数和分位数、平均数;离散程度的度量:异众比率、四分位差、方差和标准差、相对位置的度量、离散系数;偏态和峰态的度量:偏态及其测度、峰态及其测度。
(三)教学难点
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的比较,离散系数。
(四)教学内容
1.水平的描述
2.差异的描述
3.分布形状的描述
4.数据的综合描述
第4章 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6学时)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目的在于介绍事件及概率的有关概念,概率的性质和运算法则,最后介绍离散型随机变量和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二)教学重点
随机事件的几个基本概念、事件的概念;概率的基本性质、概率的加法法则、条件概率与独立事件、全概率及贝叶斯公式;随机变量的概念、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概率密度与分布函数、正态分布。
(三)教学难点
全概率及贝叶斯公式、概率密度与分布函数、正态分布。
(四)教学内容
1.什么是概率
2.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3.样本统计量的概率分布
第5章 参数估计(6学时)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统计量性质的评价准则、掌握矩估计和最大似然估计,并了解相应估计量的性质、掌握区间估计方法。
(二)教学重点
无偏性、有效性、一致性、矩法估计、最大似然估计、区间估计、样本量的确定。
(三)教学难点
统计量性质的评价、区间估计。
(四)教学内容
1.参数估计的基本原理
2.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
3.总体比例的区间估计
4.总体方差的区间估计
5.样本量的确定
第6章 假设检验(6学时)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和概念,掌握正态总体参数的假设检验,掌握其他分布参数的假设检验,了解正态性检验。
(二)教学重点
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和概念、一个总体均值的检验、总体比例的检验、总体方差的检验
(三)教学难点
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假设检验的步骤。
(四)教学内容
1.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
2.总体均值的检验
3.总体比例的检验
4。总体方差的检验
第7章 类别变量分析(6学时)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列联表的构造及列联表的分布、拟合优度检验,列联表的独立性检验,列联表中的相关测量。
(二)教学重点
分类数据、拟合估度检验、列联表独立性检验、列联表相关系数的计算、列联表中变量的安排。
(三)教学难点
列联表独立性检验、列联表相关系数的计算。
(四)教学内容
1.一个类别变量的拟合优度检验
2.两个类别变量的独立性检验
第8章 方差分析(3学时)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方差分析的基本概念、术语、基本思想,包括单因素言状分析及其多重比较以及双因素方差分析方法。
(二)教学重点
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和原理、单因素方差分析、关系强度的测量、双因素方差分析。
(三)教学难点
方差分析的思想、方差分析中的多重比较。
(四)教学内容
1.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
2.单因子方差分析
第9章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3学时)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变量间关系的度量,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
(二)教学重点
变量间的关系、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和检验、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
(三)教学难点
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回归直线的拟合优度。
(四)教学内容
1.变量间的关系
2.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和检验
3.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
第10章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3学时)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
(二)教学重点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和检验、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哑变量回归。
(三)教学难点
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回归直线的拟合优度。
(四)教学内容
1.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2.拟合优度和显著性检验
3.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
4.哑变量回归
第11章 时间序列预测(3学时)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时间序列的概念及描述性分析方法,掌握时间序列的预测程序。
(二)教学重点
时间序列的分解、图形描述、增长率分析、确定时间序列的成分、选择预测方法,平稳序列的预测,趋势型序列的预测。
(三)教学难点
增长率分析、时间序列的成分
(四)教学内容
1.时间序列的成分和预测方法
2.平稳序列的预测
三、学时分配
章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机动 合计
授课学时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6
实验学时     3 3 3 3 3           3 18
四、课程实验大纲
(一)课程目的和基本要求
利用计算机软件解决统计分组和频数分布、绘制统计图的问题;利用计算机软件解决统计指标计算的问题;利用计算机软件解决时间数列相关指标计算的一些问题;利用计算机软件解决推断统计的一些问题;利用SPSS解决统计分组和频数分布、绘制统计图的问题,统计指标计算问题,时间数列相关指标计算问题,以及推断统计的一些问题。
掌握用SPSS编制频数分布表、绘制统计图;掌握用SPSS进行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平均差和标准差的计算方法以及描述性统计(计算平均数、标准差等统计量)的方法;掌握用SPSS进行时间数列水平分析指标和速度分析指标的计算、长期趋势的测定与预测、季节变动的测定与预测的方法;掌握用SPSS进行相关分析与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掌握用SPSS进行统计分组和频数分布、绘制统计图,统计指标的计算,时间数列相关指标的计算,以及推断统计等。
(二)重点
利用计算机软件解决推断统计的一些问题;利用SPSS解决统计分组和频数分布、绘制统计图的问题,统计指标计算问题,时间数列相关指标计算问题,以及推断统计的一些问题。
(三)难点
掌握用SPSS进行时间数列水平分析指标和速度分析指标的计算、长期趋势的测定与预测、季节变动的测定与预测的方法;掌握用SPSS进行相关分析与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
(四)教学内容
1.统计分组、统计表和统计图的绘制
2.统计指标的计算
3.时间数列指标的计算
4.相关与回归分析
5.综合实验
五、有关说明:(主要填写对本课程的教学建议,如:教材及教学参与书的选用、先修课程、教学组织方式、教学手段等)
(一)教材
《统计学:基于SPSS(21世纪统计学系列教材)》,贾俊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年7月 
(二)参考书
1.《数理统计学》茆诗松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 《统计学》学习指导书,贾俊平,中国人民出版社,2015.01
(三)先修课程
《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
(四)教学组织
本课程理论部分以课堂讲授为主。
(五)教学手段
注重于学生互动,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使用多种辅助性的教学手段,如课堂讨论等。
(六)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核由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由平时考勤、作业、课堂表现及纪律情况组成)占30%;期末考试(期末卷面成绩)占70%。
 
          执笔人:王少芬    
      2016年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