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发布

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专业)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6年11月24日 00:00浏览次数:

09 中级财务会计

课程名称 中文:中级财务会计学
英语: Intermediate Accounting
适用专业 财务管理
开课学期 第3学期 总学时 72 学分 4
教研室 财务管理 撰写人 黄莉娜 职称 讲师
一、课程性质、教学目的与要求
课程性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是管理类、经济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具有实务性和应用性很强的特点。
教学目的与要求: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达到运用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处理企业发生的具有共性的交易或事项,更注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在使学生全面系统掌握财务会计的一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达到对企业的一般会计事项进行熟练会计核算,并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发生额的一般财务会计问题的能力,以适应将来从事财务会计工作的需要。
 
二、教学内容
1章 总论(2学时)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财务会计的性质和财务报告的目标;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前提、基本要素、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了解:企业会计准则产生与发展的基本背景
(二)教学重点
财务会计基本要素的会计确认、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三)教学难点
财务会计的基本要素的会计计量
(四)教学内容
1.企业财务会计的性质
2.企业会计准则
3.财务会计的基本前提
4.财务会计的基本要素
5.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第2章 货币资金、应收款项和交易性金融资产(10学时)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资金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现金和银行存款清查盘点的方法及相应的会计处理;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范围及估计坏账的方法;不同坏账估计方法下,坏账准备计提及坏账核销的会计处理贴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特征、初始入账价值及公允价值变动核算方法及其交易性金融处置损益核算方法。
理解: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目的和方法;计提坏账准备的目的及影响坏账准备的因素;交易性金融资产处置后将相关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重分类为投资收益的理由;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及交易性金融资产在会计报表中的列示方法。
了解: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要点;银行账户管理的基本内容和银行存款结算的主要方式;应收账款抵借和让售的一般程序;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的一般方法。
(二)教学重点
库存现金与银行存款的溢缺处理;应收票据利息的处理计价与折扣处理;坏账准备的计提及其会计处理;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处置。
(三)教学难点
坏账的处理方法及确认;交易性金融资产处置后将相关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重分类为投资收益的理由。
(四)教学内容
1.货币资金
2.应收票据
3.应收账款
4.其他应收款及预付账款
5.坏账
6.交易性金融资产
第3章 存货(6学时)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存货范围及入账价值;原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的具体方法;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方法及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处理方法。
理解:存货按实际成本核算时发出存货成本的确定原则和原理;商品核算采用售价金额法的原理。
了解:小规模纳税人的存货成本的构成与一般纳税人存货成本构成的区别;周转材料与以出售为目标的存货的区别;商品流通企业采用差价率确定已销售商品进销差价的会计处理程序。
(二)教学重点
原材料的入账核算;存货的发出核算;存货的期末计价
(三)教学难点
存货的实际成本法核算;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处理方法
(四)教学内容
1.存货概述
2.存货入账价值
3.原材料
4.商品
5.存货清查
6.存货期末计价
第4章 持有至到期投资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4学时)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持有至到期投资取得的核算,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和收益核算的实际利率法,持有至到期投资到期兑现的核算;可供很粗售金融资产的特征,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初始入账价值的构成;公允价值变动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中的确认方法;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会计处理上的区别。
理解:取得债券溢折价的原因,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的构成,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的直线摊销法,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的核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重分类转出和转让出售,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所实现的损益的处理方法;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与持有至到期投资的相互转换的条件。
了解: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概念;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计量原则和方法;可供出售债务工具和可供出售权益工具在确认减值损失后价值回升时,会计处理的区别。
(二)教学重点
实际利率法下持有至到期投资入账价值、摊余成本、收益核算
(三)教学难点
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的核算
(四)教学内容
1.持有至到期投资
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第5章 长期股权投资(4学时)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长期股权投资取得的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成本法、权益法;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成本法和权益法的转换。
理解:取得长期股权投资企业与被投资企业的关系,长期股权投资减值的核算。
了解:长期股权投资的概念。
(二)教学重点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成本法、权益法。
(三)教学难点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成本法和权益法的转换。
(四)教学内容
1.长期股权投资的取得
2.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
3.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
4.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
5.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方法的转换
第6章 固定资产(8学时)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固定资产的购置、自行建造的核算;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固定资产改扩建的核算;固定资产清理的核算。
理解:固定资产修理的核算;固定资产的期末计价。
了解:固定资产的性质、分类、计价;取得附有弃置义务固定资产的核算。
(二)教学重点
折旧的范围及方法减值准备的提取。
(三)教学难点
固定资产处置损益计算及处理转回及其处理。
(四)教学内容
1.固定资产的取得
2.固定资产的折旧
3.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
4.固定资产清理
5.固定资产的减值及报表列示
第7章 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4学时)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购入、自行研究开发无形资产的核算;无形资产摊销的核算;无形资产出租的核算;无形资产处置的核算;投资性房地产出租收入的核算;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的核算;投资性房地产转换的核算。
理解:无形资产减值的核算。
了解:无形资产的性质、分类;投资性房地产的性质。
(二)教学重点
无形资产摊销;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的核算。
(三)教学难点
自行研究开发无形资产的核算。
(四)教学内容
1.无形资产
2.投资性房地产(略)
第8章 流动负债(4学时)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短期借款的核算;应付票据的核算;应付职工薪酬的核算;应交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核算;或有事项的核算。
理解:应付账款的核算;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附加费的核算;其他应付及预收账款的核算。
了解:流动负债的性质;流动负债的入账价值。
(二)教学重点
应付票据的核算;应交增值税的核算。
(三)教学难点
或有事项的核算
(四)教学内容
1.流动负债的性质、分类和计价
2.短期借款(取得、偿还、利息处理方法)
3.应付票据与应付账款
4.应付职工薪酬
5.应交税费
第9章 非流动负债(6学时)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非流动负债的性质与种类;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和借款费用资本化的会计处理。
理解:借款费用的金额确定与会计处理的一般问题。
(二)教学重点
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的处理。
(三)教学难点
借款费用资本化的会计处理。
(四)教学内容
1.长期借款
2.应付债券
3.长期应付款
4.可转换债券
5.预计负债
6.借款费用资本化
第10章 所有者权益(4学时)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实收资本的核算;资本溢价和其他资本公积的核算;库存股的核算;股份支付的核算;留存收益的核算。
理解:所有者权益与负债的主要区别;认股权证的核算。
了解:所有者权益的分类;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所有者权益的特点;公司制企业所有权益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
实收资本的核算;资本溢价和其他资本公积的核算
(三)教学难点
资本溢价的核算。
(四)教学内容
1.实收资本(或股本)
2.资本公积
3.库存股
4.留存收益
第11章 收入、费用与利润(4学时)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营业收入与营业成本的核算;营业税金及附加的核算;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的核算;所得税费用的核算;利润分配的核算。
理解:费用、成本、支出的关系;营业收入与营业费用的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的核算;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的核算;利润结算的核算。
了解:收入的定义;费用的定义;利润的定义。
(二)教学重点
营业收入与营业成本的核算;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的核算。
(三)教学难点
资产减值损失的核算。
(四)教学内容
1.收入、费用与利润概述
2.利润总额的形成意义;报表附注的重要性和附注披露的主要内容。
3.所得税费用
4.净利润及其分配
第12章 财务报表(6学时)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编制方法。
理解:财务报表的意义;报表附注的重要性和附注披露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重点
各类报表具体各个项目数据的编制
(三)教学难点
附注披露的主要内容
(四)教学内容
1.财务报表概述
2.资产负债表
3.利润表与综合收益表
4.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编制
5.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6.现金流量表
7.附注
第13章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2学时)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会计准则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基本分类方法及分类的依据;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
理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性质和意义。
(二)教学重点
会计准则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基本分类方法
(三)教学难点
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
(四)教学内容
1.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2.调整事项
3.非调整事项
第14章 会计变更与差错更正(2学时)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会计政策变更与会计估计变更的会计处理方法;追溯调整法与未来适用法;前期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方法。
理解:会计变更与差错更正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二)教学重点
会计政策变更与会计估计变更的会计处理方法。
(三)教学难点
追溯调整法
(四)教学内容
1.会计变更
2.会计差错的更正
 
三、学时分配
章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机动 合计
授课学时 2 10 6 4 4 8 4 4 6 4 4 6 2 2 6 72
实验学时                                
课程实验大纲
有关说明:(主要填写对本课程的教学建议,如:教材及教学参与书的选用、先修课程、教学组织方式、教学手段等)
(一)教材
《财务会计学》(第七版). 戴德明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9
(二)参考书
1.《财务会计》.赵书和 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11第三版
2.《财务会计》.徐玉霞 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7. 6第一版
3.《中级财务会计》.葛家澍、杜兴强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9第三版
4.《企业会计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三)教学组织方式和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面授,并配合课后习题组织学生进行会计凭证的编制、账簿登记和报表编制工作。
(四)考核方式
本课程为考试课,考核成绩由两部分组成:
1.平时成绩:依据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及纪律情况打分,占40%;
2.期末考试成绩:采用闭卷笔试,占60%。
 
执笔人:黄莉娜    
2016年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