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日,尚在“十一”假期内,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China International Capital Corporation Limited,下称中金公司)召开了临时董事会。在这次会上,57岁的公司总裁朱云来提出离职申请获准,结束了他在中金公司16年的职业生涯,其中最近12年,朱云来担任中金公司总裁和管理委员会主席。
10月14日,中金公司发布公告确认了朱云来离任的消息,过渡时期由公司首席运营官林寿康代行总裁职责。董事会将在全球范围内选聘新的CEO。
为了这一天迟早要到来的告别,朱云来想了很久。9月27日,他和高管团队吃饭通气。10月17日,他与公司董事总经理级别的同事开会,并在怀柔做最后一次素质拓展。10月14日,朱云来给员工发出了颇具个人感情色彩的亲笔告别信,“这封信写了很久,多少有点千头万绪。”
中金公司19年后走到新的路口,朱云来也迎来他的重要时刻。以这样的位置、这样的身份,进易退难。朱云来选择主动退出,是一个标志性事件。
朱云来在告别信里说:“从长远考虑,为了积极助推团队成长,系统建立长效体制,形成健康良性的管理交接和延续机制,以及公司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我已向董事会申请辞去CEO职务,将接力棒交给继任管理团队。”
董事长金立群于2013年5月上任,因代表国家参加筹建亚洲基础开发银行,也于本月辞去职务。中投公司董事长丁学东兼任了中金公司董事长。
此时,更加值得关注的是中金公司的命运。中金公司自1995年成立以来,以帮助中国企业资本运作、融资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己任,同时引进国际经验,促进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发展。在此过程中,中金自身也成长为惟一能与国际投行相媲美的中国本土的投资银行。
“中金是一个有灵魂的企业。从诞生之初到现在,从一代初创者到朱云来本人,再到中金公司上上下下,都有一种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中金公司顾问、前首席战略官李弘这样说。
至2014年6月,中金完成了60家国企的境内外改制重组、改制及首次公开发行项目,包括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人保、中国人寿、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等大型国企。这些公司总市值占香港H股和红筹公司总市值的64%。中金公司曾高居中国企业海外上市承销排名第一位。
近年来市场环境发生变化,中金公司高素质的团队、严格的内控、高质量的投行业务,都没有能挽救中金的业绩从极度辉煌转为下降,一些业务指标在业内从独占鳌头变得不再领先,这在中金内外都引发一些争议。但总体而言,在中金公司19年的发展历程中,没有犯过大错,没有出过严重风险,为股东创造了价值,为国家做出了贡献,国际化的高标准一以贯之,在内部培养了严格的合规文化,无论如何,在中国的环境下,这仍是最难能可贵的品质。
一个时代结束,一个时代开始。在完成这一轮董事长和CEO的更替后,中金公司新的战略部署还在等待后人去铺陈。是继续使命,服务于国民经济改革的大方向,赋予新的责任、开拓新的天地?还是顺应市场大潮,以盈利最大化为目的?以中金的财务状况,启动上市,缓解困扰中金公司拓展新业务的净资本短缺瓶颈,问题并不难解决,难的是新的经济形势下,如何确立中金的战略和实施战略的体系与步骤。
“中金公司的品牌还在、高素质的员工队伍还在,中国经济改革转型的需求还在,中金公司还有机会。”一位关心中金公司命运的证券界资深人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