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邱志勇 特约嘉宾:钱启敏 陈炫如
电子商务显现成长性
主持人:下周二“双11”光棍节网上购物日就将到来,请问如何看待电子商务行业相关个股的机会?
申银万国 钱启敏:下周二,就是一年一度“双11”光棍节网上购物狂欢的日子。去年的这一天,阿里集团旗下的淘宝天猫单日销售达到创纪录的350亿元,相当于沃尔玛中国半年的销售额,也相当于国内日均社会零售总额的5成。另外,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今年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数据看,共实现销售18.92万亿,同比增长12%,其中网上销售额达到1.82万亿,同比增长49.9%。从目前看,B2C已成为各家电商争夺的主战场。根据易观数据,三季度B2C市场交易规模达3363亿元,环比增加5%,同比增加75.5%。竞争格局维持相对稳定,天猫保持领先地位,占据52%的市场份额,京东以18.1%紧随其后。在美上市的阿里集团最新公布的三季报实现净利润68亿元,推升阿里股价突破100美元,迈上新台阶。可以预见,随着电子商务和网络支付平台的兴起,依托互联网的消费显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成长性。
宏源证券 陈炫如:中国电商还有15年的增长红利。电子商务的冲击一方面体现在消费需求的变化,一方面是运营效率和结构效率的改变。更重要的是重塑了生态环境。而且互联网的平等、开放、透明的精神,将对整个商业文明产生巨大影响。未来十五年将是制造、电商、零售不断激荡、不断沸腾的十五年。三四线城市、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80和90后成为主要消费群体、移动端覆盖率的扩大、在线时长的延长以及传统零售效率的低下都使得电商有发展机会。预计三年内电商交易规模翻番,增长红利可持续到2028年。到时互联网渗透率都可达到65%,网购使用率达到70%,从而网购人数渗透率可达到45%。
多品类商品上线空间巨大,服务业转电商有机会。2012年分品类渗透率上家电(16.1%)、化妆品 (13.1%)、服装 (7.4%)具有较高的网购渗透率。预测未来服装、家电、食品饮料、农产品及家具等品类未来还存在着较大的上线空间,在推动电商发展的历程中做出重要贡献,预计至2028年线上线下增速趋同时,服装网购渗透率可达40%,家电可达45%,食品可达25%,化妆品可达20%,整体网购渗透率可达24%。中国服务业占国内经济总量约43%,数倍于实物交易的消费品零售,渗透率不足1%。这主要由于传统服务业非标准化、复杂化、即时性的先天特性和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的后天缺陷所致。移动设备的普及和大数据的分析和运用使得传统服务业转向电商有了更大可能,在未来的金融、旅游、餐饮、教育等等各个行业会被电商改造;大部分环节在线化,部分环节本地化,形成O2O模式。电子商务蚀利模式走向终结,取而代之的是以消费者为核心、能给消费者创造实际价值的新商业模式。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在流量入口能力及变现能力均超越实体零售,极致的客户体验是新的商业文明的衡量标尺。
三角度关注个股机会
主持人:请问目前投资者可对哪些电子商务相关个股加以关注?
申银万国 钱启敏:从A股市场的角度看,由于阿里、京东等企业都不在A股市场上市,而互联网行业又具有赢家通吃的特点,因此目前A股龙头型电子商务公司相对匮乏。在我有限的印象中,康美药业有意打造中药交易流通平台,但其主业也并不是以中药流通为主。相对而言,我们应首先关注自身具有商业流通特点,同时建立销售网络,以加强企业自身销售能力的公司。这方面如上海医药、苏宁云商等,还有友阿股份旗下的友阿特品汇、友阿云商等品牌,以及大商股份正在酝酿筹备、即将推出的网上销售平台“天狗网”。虽然它们和阿里、京东无法抗衡,但作为题材概念板块,可能会出现短线交易性机会。
其次可关注电子商务平台概念,通过提供专业化平台建设,筑巢引凤,吸引相关企业通过平台,进行快速、便捷的交易系统,实现流通和交易。这方面最为成功的就是阿里集团和京东商城。由于这类企业初创期都要经历一个亏损培育阶段,而A股上市规则对这类企业相对不利,因此目前证监会已经酝酿对这类公司的特殊政策,有望打破这一瓶颈。就目前看,像生意宝、东方市场、康美药业等均属此类概念。
第三是电子商务软件开发,主要为电子商务提供系统保障和优化服务,提供相应技术和设备,成为电子商务配套企业,进而分享这一行业发展带来的成果。这类公司有金证股份、网宿科技、恒生电东信和平等。
宏源证券 陈炫如:中国作为“世界工厂”,服装、食品等领域产量位居世界前列,正好为F2C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一片沃土。F2C方面:价格优势明显,可缩减原中间渠道环节近75%价格空间;可提高厂家反应速度,减少备货率,降低成本。C2B方面:工业时代的线性协同模式会转换为更加柔性化的网状协同。消费者通过互联网对企业提供商品、服务和价值,个性化的需求得到满足,未来会成为电商主流模式。电商平台方面:移动互联网是主流趋势;中国目前的智能手机普及率仅有10%,跟发达国家40%左右的普及率还有很大差距,同时中国手机购物渗透率仅1.9%,而最高的美国达到5.4%。
零售行业主要投资的机会在于那些2013年有稳定预期,且后两年能够保持高速增长的公司。重点推荐在渠道上面能够控制高毛利标的东方金钰、上海家化和往体验式购物转型的南京中商,以及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落地对爱施德、天音控股带来的新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