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响应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号召,切实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激励青年群体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闽南师范大学商学院组建“行走木兰溪,汇聚青力量”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到莆田市木兰溪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阅料读溪——“今朝往昔”对比
实践团成员前期进行背景调查,了解到治理前的木兰溪易受灾害影响、防洪能力不足。1999年第14号超强台风引发的暴雨曾致木兰溪一带倒塌房屋近6万间,被淹农田45万亩。而治理后的木兰溪防洪能力显著增强、灾害损失大幅减少。坚固的防洪工程能应对至少3100方/秒的洪峰流量,使木兰溪下游万亩良田、70多个行政村和近百万人口摆脱水患困扰。木兰之治,守卫百姓之安,同时带来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寻蕴研态——“变害为利”智慧
7月15日上午,闽南师范大学商学院“行走木兰溪,汇聚青力量”社会实践团前往莆田市木兰溪治理展示馆参观学习,并与馆内参观人员进行交流讨论。实践团在回溯木兰溪的治理过程中,充分认识了木兰溪在新中国水利史上的“变害为利、造福人民”的深刻影响。


溯溪探源——“生态之河”文化
下午,实践团前往木兰陂公园进行调研。实践团通过实地考察,发放问卷,路人访谈等举措展开调研,在欣赏景区风光、收集民众心声的同时,积极传播生态理念,激发公众对溪流保护的自觉行动。与此同时,团队成员们进一步学习当地历史文化底蕴,领悟溪流保护的深远意义。
铸魂聚光——“多元发展”经济
木兰陂公园作为莆田市的一个重要地标,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还在旅游业发展、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治理后的公园周边汇聚了众多的流动摊贩,他们售卖各类特色莆仙小吃,出售游泳类商品,为市民及游客提供独特体验。近年来,木兰陂公园作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和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积极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提高城市吸引力,成为莆田市经济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
悟溪感言——“地标之光”瑰宝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胸怀大爱,力挽狂澜。”木兰溪的治理历程深刻诠释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是我国水利史上“变害为利,造福人民”的生动实践。它不仅是当代治水领域中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样本,更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一路风雨兼程,换得今朝硕果。

怀揣理想,勇于担当,以梦为马,不负韶华。新时代青年志在四方,胸怀家国,用实际行动诠释责任担当。理想之光璀璨明亮,每一份努力都铸就了无愧于时代的青春丰碑。“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商学院学子将保持热情,学习新时代新思想,继续从实践中汲取智慧,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中汲取养分,踔厉奋发,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