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培养方案与实践教学的工作安排,为促进我院2014届学生实习工作的有效开展,经济学院在2014年4月对经济学、经济与统计、国际经济与贸易三个专业的毕业生实习情况开展检查工作,先后分为几个检查组到福州、莆田、厦门、漳州等地,到学生所在实习单位进行考察。实习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了解实习学生在各实习单位的工作、实习和生活情况;听取实习单位对实习生的情况介绍和信息反馈;了解实习单位对学生专业岗位技能、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
通过实习检查,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突出。
第一,通过实习检查,了解到我院学生的实习单位涉及到外贸企业、中小企业、金融机构、教育培训机构等。
第二,通过实习检查,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按照学校毕业实习要求进行实习,在单位实习中积极工作,态度认真。学生对在实习单位的实习工作基本满意,大多数学生都在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但也有少部分学生的实习岗位与专业相脱节。学生普遍反映通过实习,能进一步了解企业对专业的需要,检验在校学习的知识,进一步提升专业技能,拓展专业知识,为下一阶段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通过实习检查,可以发现,在实习过程中,我院学生大部分能够努力培养自己对实习岗位的热爱,努力学习相关知识,积极承担实习单位和实习老师安排的各项任务,努力做到能够独立顶岗,在较短时间内能够掌握和独立完成岗位上的相关操作,对岗位技能知识做到“懂,会,做”,得到了实习单位的高度好评。
第四,通过实习检查,我们也了解到,我院实习学生受到了实习单位的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评,他们通过自己的表现和实际行动,让企业的领导充分认可了我院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质量。
第五,通过实习检查,还发现实习单位认为应届毕业生刚进入单位,企业是并不期望他们可以直接上岗的,企业如果要培养新人的计划,那就会给予很大的宽容度。在学校里学习的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很少能用得上的,因为知识的积累并不等同于能力积累,将知识升为能力须作出巨大的努力,在完成学习任务前提下,学生在校期间应争取培养自己的社会需要的各种实际应用能力:
实时适应能力:现代社会是复杂多变的,要适应这种状况,保证自己从学校到社会顺利过渡就应该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走上工作岗位后,有知识用不上、有些不够用、有的要从头学起,这就要求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根据工作的需要去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行为方式,尽快培养自己的社会应变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妥善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与他人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生活、工作中需要与许多人交往,这就难免发生矛盾。作为大学生只有具备人际交往能力善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才能在工作中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
口头表达能力:以语言或其他方式展示自己思想感情的能力,它是交流思想、交流感情的基础性素质。口头表达力要求语言的流畅性、灵活性和艺术性,书面表达能力要求文句的逻辑性、艺术性和条理性。
应用创新能力:用已积累的知识通过不断探索研究在脑中创造出新的思维,提出新的见解和做出新选择的能力。它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发现规律的能力,创造性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明新技术、创造新产品的能力,提出新思想的能力。
实习检查的部分图片:

肖庆业、席建国老师与吴小阳合影

许京婕、乔红芳、林小香老师与吕亚俐同学在实习单位办公楼前的合影

许晓红、蔡颖婕、梁贺新老师在福州学大教育与朱水丹同学合影

王荣斌、蔡颖婕老师与简珍珍在福大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合影

陈蓉、郭丽娜老师与实习学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