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10月29日下午3时,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系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彭水军教授应邀到我校开展“国别碳排放责任核算与国际贸易”专题讲座。讲座由经济学院副院长张惠萍教授主持。
彭水军教授从国际贸易与气候变化两者之间的密切联系出发,主要阐明了国际贸易中贸易规模的扩大、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贸易开放促进技术进步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和气候产生的影响,同时对生产分散化、贸易自由化以及产业转移三方面对碳减排产生的重大影响进行生动分析。讲座中,彭教授以PPT形式图文并茂地向在场师生展示了该命题的选题背景、文献回顾、模型与数据、分析结果和主要结论。在说明选题背景时彭教授明确指出忽略历史排放责任的“祖父原则”与忽略消费国责任的“领地责任原则”为《京都议定书》减排模式的两大缺陷并深入分析了这两大缺陷的不足。他还从单一责任角度和责任分担角度进行文献回顾,加深同学们对这一命题的理解与认知。
讲座结束后,彭水军教授还与经济学院专任教师开展关于“国家社科项目申报注意事项”的座谈会。
此次讲座有利于深化我校师生对国际经济与国别碳排放量两者关系的理解与把握,对同学们日后进行考博考研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同时也大大鼓舞了我校师生的研究热情。
人物简介:
彭水军教授,1975年出生于湖南岳阳。现任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同行评议专家,《World Development》、《Energy Economics》、《China Economic Review》、《世界经济》、《国际金融研究》、《运筹学学报》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匿名审稿人。主要从事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与气候变化、气候变化与能源环境政策、经济增长理论、服务经济与贸易、环境资源经济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以及省级社科规划基金和人才项目共9项,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以及部省级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专业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上海三联书店)。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中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省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三等奖共4项,湖南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南开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厦门大学中国建设银行科研奖各1项。